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电话:020-81300922

广州孩子多动症几岁可以自愈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07

我要分享:

     问:孩子3岁,有多动倾向,家里老人说“孩子长大就好了,不用干预”,想问问多动症孩子几岁可以自愈?真的不用干预吗?​

 
    少数轻度多动症孩子可能会在6-12岁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出现症状自然减轻的情况,但这不能称为“自愈”,且这种情况仅占多动症孩子的10%-15%,大部分多动症孩子如果不干预,症状会持续到小学甚至中学,影响学业和社交,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不建议家长等待“自愈”,而是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为什么不建议等待“自愈”?首先,“自愈”的概率低,且无法提前判断孩子是否属于“能自愈”的少数情况,等待过程中可能会耽误2-6岁的干预黄金期,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改善时机;其次,即使孩子未来症状减轻,早期未干预也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在幼儿园因多动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孤立,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阴影可能会持续很久,甚至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曾接诊过一位6岁男孩,家长在孩子3岁时听老人建议“等自愈”,未进行干预,结果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因坐不住、抢玩具被批评,变得越来越自卑,甚至不愿意去幼儿园。6岁时家长带孩子就医,评估显示孩子属于中度多动症,虽然经过6个月干预改善了症状,但孩子的自卑心理仍需要长期心理疏导。医生表示,如果在3岁时及时干预,不仅能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还能缩短干预周期。​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开学季是孩子多动症状暴露的时期,也是干预的好时机,家长不要被“长大就好”的说法误导。如果孩子持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建议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儿童专科医院(如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做评估,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干预,而非盲目等待“自愈”。​
 
    问:如果孩子症状较轻,暂时不干预,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孩子症状较轻,医生评估后认为暂时无需正式干预,家长也不能“完全不管”,而是要做好“行为观察和家庭引导”,避免症状加重。比如定期记录孩子的表现(如在幼儿园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与同伴冲突次数),每3个月带孩子到医院复查,观察症状是否有变化;在家中为孩子建立规律作息,增加亲子互动(如每天玩15分钟专注力小游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这些都能帮助孩子维持良好的行为状态,降低症状加重的风险。​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症状有加重趋势(如专注力持续时间缩短、冲动行为增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重新评估,启动干预方案,避免拖延。​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儿童疾病自测,帮您及时了解宝宝情况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