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电话:020-81300922

广州孩子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时间:2025-09-07

我要分享:

     问:孩子5岁,确诊多动症后,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有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想问问哪种是多动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怎么选择?​

 
    多动症没有“单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身体状况,选择“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这是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在2-6岁多动症诊疗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且已通过大量临床案例验证,综合治疗的效果远优于单一方法。​
 
    对于2-6岁低龄儿童,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优先推荐“行为训练+家庭指导”的非药物综合方案,这也是临床中最常用且效果最稳定的方法。行为训练主要包括“专注力训练、自控力训练、社交规则训练”三大模块:专注力训练会通过“桌面游戏”(如串珠子、找不同)逐步延长孩子的专注时间;自控力训练会通过“情景模拟”(如模拟排队、分享玩具)教孩子学会控制冲动行为;社交规则训练则会通过“小组游戏”(如合作搭积木、集体绘本阅读)帮助孩子理解集体活动中的规则。比如5岁男孩小远(化名),确诊中度多动症后,医院为他制定了“每周4次行为训练+每日家庭小游戏”的方案,2个月后小远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从5分钟延长到20分钟,在幼儿园能主动遵守排队规则,不再频繁与同伴冲突。​
 
    家庭指导是综合治疗的重要补充,很多家长在治疗初期容易“不知道怎么配合”,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会为家长提供“家庭干预工具箱”,包含可直接操作的方法:比如“指令清晰化”(用“请把玩具放进盒子里”代替“把玩具收拾好”,让孩子明确目标)、“正向激励”(孩子完成任务后及时表扬具体行为,如“你刚才安静拼了15分钟积木,特别专注”)、“规律作息表”(固定吃饭、睡觉、训练时间,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小远妈妈反馈,按照家庭指导方法操作后,孩子在家的配合度明显提升,甚至会主动提醒“妈妈,今天还没玩专注力小游戏呢”,家庭干预与院内训练形成了良好互补。​
 
    只有当孩子属于重度多动症,且经过3个月以上规范非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幼儿园生活(如无法参与任何集体活动、频繁出现攻击行为),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才会在家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谨慎加入“小剂量药物治疗”,且会同步加强行为训练和家庭指导,避免单纯依赖药物。药物的作用是“辅助改善症状”,为行为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而非“替代综合治疗”,待症状稳定后,医生会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最终过渡到非药物干预为主。​
 
    问:如果孩子同时有社交困难,综合治疗方案会特别调整吗?​
 
    会的,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会根据孩子的伴随问题(如社交困难、情绪敏感)调整综合方案。比如针对有社交困难的多动症孩子,会在行为训练中增加“社交技能专项模块”: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教孩子学习“主动打招呼”“表达需求”“安慰同伴”等社交动作;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如一起完成拼图、表演小短剧)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曾有一位4岁女孩,不仅有多动症状,还害怕与同伴交流,医院在综合方案中加入了“社交阶梯训练”:先让孩子与1位康复师进行一对一互动,再逐步增加到与1位同伴、多位同伴互动,同时教家长在家中邀请熟悉的小朋友来做客,用孩子喜欢的玩具引导她主动分享。3个月后,女孩不仅多动症状改善,还能主动和幼儿园小朋友一起玩,社交能力明显提升。医生表示,综合治疗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灵活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儿童疾病自测,帮您及时了解宝宝情况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