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厌学”是否等于“需要看心理医生”?很多家长在此问题上犹豫不决,既担心小题大做,又害怕延误时机。这个决定背后,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判断。
磊磊妈妈: 我儿子最近也闹着不想上学,我们跟他谈,他就说“学习没意思”、“累”。家里老人觉得就是孩子懒、不懂事,批评教育就行了,看心理医生太夸张。可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想问问,厌学的孩子到底有没有必要看心理医生?
浩浩妈妈: 磊磊妈妈,您心里的“不踏实”恰恰是为人父母最准确的直觉。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您:当一个孩子的厌学情绪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并且明显影响了他的正常上学节奏和家庭关系时,寻求儿童心理医生的帮助不仅不是夸张,反而是最明智、最负责任的选择。
轩轩爸爸: 浩浩妈妈,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己开导不行吗?
浩浩妈妈: 因为厌学很少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症状,就像发烧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症状一样。我们自己开导,往往只能停留在“学习很重要”“你要坚持”这样道理层面,但无法找到引起“发烧”的那个“病菌”。
这个“病菌”可能是焦虑症(比如害怕考试、害怕被提问)。
可能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对一切失去兴趣,包括学习)。
可能是学习障碍(孩子很努力,但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困难,导致习得性无助)。
可能是社交恐惧或遭遇了校园霸凌。
轩轩爸爸: 那心理医生能做什么?
浩浩妈妈: 心理医生就像一位“侦探”和“教练”。我们带轩轩去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看心理医生时,医生通过专业的访谈、沙盘和量表,发现轩轩的厌学根源是社交焦虑——他非常害怕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这是我们完全没想到的!医生做的不仅是“开导”,而是:
精准诊断: 找到问题的核心。
提供专业治疗: 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教孩子如何识别和应对焦虑。
指导家长: 告诉我们家庭环境需要做哪些调整,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果没有医生的专业介入,我们可能永远在“懒惰”“不听话”的表象上打转,最终耽误孩子。
磊磊妈妈: 听您这么一说,我豁然开朗。厌学背后真的有太多可能性了,不能自己想当然。
浩浩妈妈: 是的,让心理医生做一个专业的评估,是帮助孩子最快、最有效的路径。 这无关乎“有病”或“没病”,而是关乎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温馨提示: 儿童心理医生具备专业的工具和视角,能洞察厌学背后的深层原因。早期心理评估是帮助孩子重返校园的关键一步。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心理科是您可靠的选择,点击下方【在线咨询】进行预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