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初中生厌学,处于青春期风暴与学业压力的双重漩涡中。对他们的心理疏导,需要技巧、耐心和智慧,既要尊重其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又要给予坚实的情感支撑。
辰辰妈妈: 我女儿上初三,厌学情绪很重,但我们不敢硬来,怕她逆反更严重。请问,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初中生,我们家长具体该怎么进行心理疏导?有什么沟通的技巧吗?
欣欣爸爸: 辰辰妈妈,您能意识到不能“硬来”,这已经成功了一半。对初中生的疏导,核心是 “关系先于教育” 。如果亲子关系是紧张的,任何道理都是噪音。在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几个非常实用的疏导步骤:
萱萱妈妈: 欣欣爸爸,快分享一下!我们最缺的就是具体方法。
欣欣爸爸: 好的,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说教”变成“倾听和提问”:
创造安全的沟通时机: 不要在孩子情绪激动或写作业时谈。可以选择周末一起散步、开车兜风时,在这种非正式、肩并肩(而非面对面)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开口。
使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
不要说:“你为什么又不去上学!”(指责)
试着说:“妈妈看到你最近很煎熬,我很担心你。”(表达感受和关心)
倾听,并给予共情性回应:
当孩子抱怨“学习太累了”“老师针对我”时,不要立刻反驳或解决方案。
可以先回应:“听起来你在学校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一定很辛苦吧?” 或者 “能和我说说老师怎么做的吗?我想了解清楚。”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孩子感觉被理解,而不是被评判。
提问,引导她思考:
可以问:“如果有一个魔法可以让上学变得稍微好一点,你希望改变什么?” 这个问题能帮你找到她厌学的具体痛点。
或者问:“在你感觉最糟糕的时候,做什么事能让你感觉好一点点?”
萱萱妈妈: 如果她什么都不肯说呢?
欣欣爸爸: 这是最常见的。如果孩子拒绝沟通,尊重她的边界,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可能不想谈,没关系。等你想说的时候,我随时都在。” 然后,用行动表达关心,比如默默递上一杯她爱喝的奶茶。同时,家长需要独自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即使孩子不去,医生也能通过指导家长来改变家庭互动模式,从而间接影响孩子。很多时候,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正的理解和改变,心扉才会慢慢打开。
辰辰妈妈: 这些方法太实用了,尤其是“我信息”和提问的方式,我今晚就试试。
欣欣爸爸: 请记住,疏导是一个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保持耐心,当孩子感觉到你是她的“战友”而非“监工”时,转机才会出现。
温馨提示: 对厌学初中生的疏导需要专业的沟通技巧和心态调整。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的心理咨询不仅面向孩子,也为家长提供深入的指导。如果您在沟通中感到无力,请点击下方【在线咨询】,让我们助您一臂之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