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家孩子今年5岁,最近说话突然变得结结巴巴,比如想说“妈妈”,会说成“妈...妈...妈妈”,有时候一句话要停顿好几次才能说完,我担心孩子的口吃会越来越严重,想带他去医院看看,小孩口吃去医院挂什么科呢?
小孩口吃属于言语流畅性障碍,带孩子就医时,科室选择需结合医院类型和科室设置,不同医院的科室划分存在差异,以下是具体的科室选择建议,帮助家长准确挂号,避免走弯路。
首先,若选择综合医院,建议优先挂儿童保健科。综合医院的儿童保健科通常设有发育行为门诊或言语发育门诊,主要针对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语言发育迟缓、口吃、注意力问题等),医生会通过专业评估(如言语流畅性测试、语言能力测评),判断孩子口吃的类型(如发育性口吃、器质性口吃)和严重程度,同时排查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口腔结构异常(如舌系带过短)等伴随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建议。
若综合医院的儿童保健科没有细分出言语相关门诊,也可以挂儿科,儿科医生会先进行初步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损伤)等器质性因素导致的口吃,若怀疑存在这些问题,会转诊到儿童口腔科、儿童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若排除器质性因素,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言语治疗机构或儿童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评估和训练。
若选择儿童专科医院,比如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科室划分更细致,针对口吃问题,建议挂儿童言语障碍专科门诊或儿童发育行为科。儿童言语障碍专科门诊是专门诊疗儿童言语问题(如口吃、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的科室,配备专业的言语治疗师,会通过系统的评估(如记录孩子说话时的口吃频率、伴随动作,评估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明确口吃的诱因(如心理因素、语言发育节奏、环境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言语训练方案(如呼吸训练、节奏训练、流畅性练习等),帮助孩子改善说话流畅性。
儿童发育行为科则侧重儿童发育和行为问题的诊疗,若孩子口吃伴随情绪问题(如因口吃产生自卑、焦虑,不敢说话)、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情况,挂儿童发育行为科更合适,医生会在评估口吃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整体发育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帮助孩子建立说话的自信心,减少口吃带来的心理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5岁左右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发育性口吃”,这是儿童语言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通常表现为说话偶尔结巴,在情绪紧张、兴奋或说话速度过快时明显,放松时会减轻或消失,一般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成熟(6-7岁左右)逐渐改善甚至消失,不需要过度干预。但如果孩子口吃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口吃频率逐渐增加(如每句话都有多次停顿、重复),伴随明显的面部抽搐、眨眼、摇头等动作,或因口吃拒绝说话、回避社交,影响正常沟通,就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持续性口吃。
就医前,家长可以提前记录孩子口吃的具体情况,比如口吃开始的时间、常见的口吃场景(如说话、唱歌、讲故事)、是否有伴随动作、孩子对自身口吃的反应(如是否哭闹、回避)等,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就诊时尽量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与医生交流,避免因紧张加重口吃,影响评估结果。